5月9日,我院会同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召开“吨半粮”技术标准规范研讨会。全国农技中心总工程师王积军,粮食处处长张毅研究员,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、副院长刘开昌研究员,山东省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任万明,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所长李倩,河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秦新敏、孟建研究员,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科长陈彦杞,德州市委常委、副市长王福祥,德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韩立军,德州市农技推广与种业中心主任郑光辉,德州市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同志,我院院长李宗新及有关工作人员等30余人参加座谈会。会议由副院长张洪星主持。

座谈会上,王福祥、刘开昌先后致辞。韩立军介绍了德州市“吨半粮”生产能力建设情况。李宗新代表标准起草工作组向各位专家介绍了“吨半粮”技术标准前期起草工作情况和标准体系建设“立足实践、三步走”工作思路。在专题研讨阶段,与会专家重点讨论了山东省地方标准《小麦玉米周年产能实施指南系列标准》基本框架、主体内容以及任务分工等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:起草制定“吨半粮”地方标准很有必要,对推动山东省小麦玉米周年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会议还对“吨半粮”行业标准申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,明确将由全国农技中心牵头,联合山东、河北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等省农技推广部门,以及相关省农业科研教学单位,立足黄淮海小麦玉米一年两熟主产区,开展试验验证和大面积示范,总结凝练核心技术和配套措施,尽快完成行业标准的起草和申报工作。
按照“立足实践、三步走”工作思路,我院前期牵头制定的《小麦玉米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技术规范》7个团体标准已由山东农学会发布;《小麦玉米周年产能实施指南系列标准》已完成地方标准立项和起草建议框架。下一步,我院将根据研讨意见具体组织协调,由山东省农科院和省农技中心牵头,联合我市相关科研与推广单位,立足生产实际和产业需求,从技术角度进一步梳理相关关键技术要点和技术参数,制定切实可行的地方标准规范,同时开展“吨半粮”行业标准起草、验证和申报工作,更好指导全省乃至黄淮海地区粮食作物高产技术标准化、规范化、流程化,助推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农业强国建设,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。(撰稿:姜伟 核稿:张洪星)